
讲座伊始,陈璐教授对主讲人陈菂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
讲座正式开始,陈菂以湖南省检察机关办理的药品说明书无障碍适老化改造专案介绍为切入点,简要展示了检察公益诉讼部门如何通过监督办案的方式推动维护公益,由此获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并重点介绍了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双向衔接转化机制。

随后,陈菂从制度简介、实务介绍、典型案例三个方面对检察公益诉讼的有关问题进行全面介绍。在介绍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历程时,她系统梳理了我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顶层设计、试点探索、立法授权、全面推行到完善发展的五个阶段,充分展现了这一年轻司法制度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由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为世界首创,近年来中国检察机关办理全世界数量最多、领域最广的公益诉讼案件,成效显著。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

在检察公益诉讼实务介绍环节,陈菂在介绍公益诉讼办案类型、领域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检察公益诉讼的价值理念,陈菂强调,公益诉讼检察制度提倡双赢、多赢、共赢的效果。通过提出检察建议等方式,与行政机关协同推动公益保护问题解决,以最小的司法投入推动审前实现公益保护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的理念,同时,在必要情况下,敢于以“诉”的确认实现司法价值引领,体现检察机关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担当。
在典型案例介绍环节,陈菂并结合丰富的办案经验,给同学们展示了公益诉讼在实务操作的具体应用,从线索收集、初步调查、立案、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全环节介绍了公益诉讼办案完整流程,选取介绍了一批优秀的指导性案例及典型案例,为同学们生动展示了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的丰富经验及重大成效。

讲座尾声,陈教授对陈菂的精彩讲解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陈菂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学生心得
听陈菂检察官讲授公益诉讼检察实务,我对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有了系统性认知。讲座以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案例切入,生动诠释了检察公益诉讼通过司法程序维护公共利益的本质特征。
制度框架层面,检察公益诉讼分为行政、民事两大类型。行政公益诉讼定位为“督促之诉”“协同之诉”,通过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履职,展现中国特色司法监督智慧;民事公益诉讼作为“补位之诉”“追责之诉”,重点追究损害公益主体的民事责任,填补社会治理空白。
实践运行层面,办案领域形成“4个传统法定领域+11个新增法定领域+N个探索领域”格局。四大传统领域作为“压舱石”,在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领域成效显著。万操等人非法采矿民事公益诉讼案创新生态修复金机制,某区公安分局怠于履行职责案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筑牢公共安全防线,生动诠释“敢于以‘诉’的确认实现司法价值引领”的办案理念。
办案领域的拓展尤其值得关注,从传统四大领域到文物保护的探索实践,体现出检察机关对社会治理需求的敏锐回应。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公益诉讼既是法治利剑,更是社会治理的智慧之钥。
——马天韵 法律硕士(非法学)
此次讲座让我深入了解了检察公益诉讼的重要意义与实践价值。检察公益诉讼作为四大检察业务之一,涵盖行政与民事两大类型,前者是督促、协同之诉,后者为补位、追责之诉,极具中国特色。通过药品说明书改革案例,更直观感受到其守护民生的实效——从“字小如蚁”到“清晰可辨”,检察机关推动药企改进,保障银发族用药安全,彰显了公益诉讼的担当。讲座中,对案件类型、办案领域及理念的阐述,让我认识到检察公益诉讼不仅是法律监督的手段,更是维护公共利益的利器。典型案例展示了检察工作如何切实解决群众难题,提升了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未来,我更关注检察公益诉讼在民生领域的深入实践,相信其将为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保护发挥更大作用。
——王家榆 法本法硕